|
|||||||
獲獎作品名稱:蘇韻雅宿(鋼結構民宿)
參賽學校:蘇州科技大學
參賽學生:饒晨、蔣辰、楊有賀、黃文豪、戎科錦、王予唯、董佳樂
指導教師:劉聰、齊益、沈佳星、凌志彬、趙寶成
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戰略的驅動下,依托蘇州地方特色,本作品“蘇韻雅宿”鋼結構民宿是一個融合傳統蘇式風格和現代宜居理念的建筑作品。
在建筑設計層面,將自住與民宿融合,同時在空間上體現出自住的私密性與商用的開放性,實現宜居宜業。針對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開展了建筑空間布置的適老化設計。在建筑外立面采用蘇式風格的挑檐與建筑做法,實現文化傳承。
在圍護結構層面,為了改善傳統民居圍護結構性能不足的缺點,在外墻上,將歐松板作為墻體的基層,玻璃棉,巖棉板和擠塑板組成保溫層,能夠隔離不同頻率的噪音,同時外墻設置通氣層,防止結露。另外屋面板采用瀝青金屬瓦等材料,并在相鄰檁條之間填充巖棉。樓板采用雙層15厚歐松板和SPC鎖扣地板等材料。窗戶采用三玻兩腔高性能系統窗,玻璃采用全鋼化超白low——E玻璃,帶內遮陽,空腔內填充氬氣,間隔條采用暖邊條。
在結構設計層面,構件全部采用標準化型材,梁柱節點采用隔板貫通節點,主次梁節點采用夾板螺栓連接,可避免次梁切角處理,體現施工便捷性,墻板與屋面全部采用以冷彎薄壁C型鋼為骨架的輕鋼結構,實現了整體結構的全螺栓裝配。同時,通過光伏屋面一體化設計、高性能圍護結構體系設計與碳排放計算,來體現本設計的綠色低碳屬性。通過對不同方案力學性能、經濟性和全生命周期評價三個方面綜合對比分析,驗證了本方案的優越性。
最后是本作品的創新性。本作品的創新性是基于對材料的精挑細選和基于碳排放在內的多目標評價方法,不僅優化了建筑空間布局,還突出了標準化,裝配化和低能耗的鋼結構設計。
總結來說,蘇韻雅宿是一個集現代化設計理念,綠色低碳技術,全裝配施工技術于一體的創新項目,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蘇韻雅宿將成為一個宜居宜業、生態樂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