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獲獎作品名稱:云嶺和居
參賽學校: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參賽學生:代澤允、戴兆豐、吳子亭、趙高巖、徐榮開、吳世澳、張嘉睿
指導教師:胡大柱、張欣宇
本次設計的貴州威寧三層鋼結構裝配式居民樓——云嶺和居,在結構體系、隔墻體系、施工工藝及節能環保等多個方面展現了顯著的創新性,為現代建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方案以西南地區村鎮為背景,設計注重功能要求,且多方面考慮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民族信仰。在建筑造型上努力突出地方民族特色,使其功能合理,生活舒適,造型別致。
根據調查結果,本參賽組對房屋的初步規劃如下:在房屋的使用功能上,一層主要用于堆放糧食、農用器具、以及其他一些雜物。老人行動不便,大多選擇住在首層,二層主要由青壯年居住,三層大多為收進式的樓層,陽臺的外漏部分主要用于晾曬衣服、糧食等。屋面形式選擇具有民族特色的坡瓦屋面。在對西南地區261套村鎮建筑進行實地調查的過程中發現,村鎮房屋的層數基本不超過三層,且主要是以二、三層為主。
基于建筑方案的調研,在結構方面我們采用了鋼框架、鋼柱、鋼梁和鋼筋桁架樓承板等構件,構成了一個高強度且輕量化的整體結構。這種設計不僅提升了建筑的抗震性能,還大幅提高了結構的承載能力。尤其是在地震多發的西南地區,采用鋼材作為主要結構材料極為適宜,因為鋼材具有優良的延展性和韌性,能夠有效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降低地震對建筑物的影響。此外,鋼筋桁架樓承板的使用進一步增強了結構的整體性,確保了建筑的穩定性和耐久性。在地震發生時,建筑能夠保持良好的表現,減少潛在的安全隱患,為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保障。
在圍護結構方面,本項目采用了輕質、高效的建筑材料,如模卡砌塊墻等。這些新型建筑材料在減少結構自重的同時,具備優良的保溫、隔熱和隔音性能,從而顯著提高了建筑的能效和居住舒適度。由于模卡墻的優良性能,該建筑能夠在保持室內環境舒適性的同時,減少對空調和取暖設備的依賴,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綜上所述,本次設計的貴州威寧三層鋼結構裝配式居民樓在多個方面都具有創新性。無論是在抗震性能、結構穩定性和施工效率上,還是在輕質材料的應用和裝配式技術的推廣方面,都展現了現代建筑的先進性和可持續性。通過這種設計,建筑不僅能夠滿足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還能夠在經濟、環境和社會等多個層面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反映了現代住宅建筑的發展方向。通過這種創新的設計理念和施工方式,貴州威寧的建筑項目不僅提升了地區的建筑水平,也為未來的建筑發展樹立了榜樣,推動了我國建筑工業化與綠色發展的進程。
圖1 一層空間剖透視圖 圖2 二層空間剖透視圖